您好,欢迎光临濮阳市bet365娱乐登陆网站! 今天是:2017年11月21日   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规划计划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正文

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 工作方案

发布人:省国土资源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6日 15:28:12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内容摘要】 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安排部署,为扎实做好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确保耕地数量基

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

工作方案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安排部署,为扎实做好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确保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新要求,适应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上下协调、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依据二次土地调查和规划中期评估结果,重点调整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优化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建设提供更有力的土地资源支撑。

二、工作任务

(一)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对于已开展中期评估的省辖市,要在已经形成的评估报告基础上,完善规划中期评估成果,进一步摸清情况、分析趋势、找准问题、查明原因、提出措施。对于尚未开展评估的市、县(市),要扎实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一是以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2013年的土地数据为基础,遵循统一的标准、分类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土地规划中期评估成果。二是对耕地减少过多、建设用地增加过快的地方,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三是分析国家近年来批复的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粮食生产核心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战略规划实施对土地规划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四是在评估过程中,充分利用二次土地调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等成果,及时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合理调整完善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规划调整完善的重点是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上保持不变。

对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调整,一是在数量上落实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要求。对于二次土地调查增加的耕地,除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确定的生态退耕面积等因素外,其他耕地都应予以保护。参照国家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增加方法,增加各地耕地保有量,并按国家增加我省基本农田的比例,同比增加各地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对于二次土地调查耕地减少的省辖市,耕地保护目标不得低于二次土地调查查明的现状耕地面积,基本农田面积不予减少二是在质量上落实耕地质量不下降的要求。坚持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确保把优质耕地和经过土地整治的其他耕地优先保护起来。各省辖市应按照上述原则和要求确定县级以下规划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对于建设用地的调整,应在保持各省辖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各省辖市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以省辖市为单元,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规划剩余空间情况,统筹安排中心城区和各县(市)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建设用地比例结构,通过倒逼存量挖潜,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

(三)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在坚持统筹安排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的调整优化。

基本农田布局确需调整的,必须依据二次土地调查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遵循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按照布局基本稳定、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要求对现有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空间布局作适当调整。特别是要梳理城市周边、道路沿线未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实地核查,结合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将城市周边、道路沿线应当划入而尚未划入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质量不高、布局不合理的耕地,以及25度以上的坡耕地从基本农田中调出去,实现耕地保护、城乡发展、生态建设在用地布局上的统筹协调。

建设用地布局的调整,应体现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结合城乡规划等规划布局,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一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加强与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避让优质耕地,最大限度保护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生态用地,促进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空间体系。二是严格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用地规模,报国务院审批城市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增加建设用地规模,以布局优化为主,促进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发展。三是严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城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依据人口密度、尤其是用地产出强度等标准确定用地规模。四是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对农村建设用地按规划进行土地整治、产权置换,促进农村农民住宅向集镇、中心村集中。五是合理调整产业用地结构,保障水利、交通、能源等重点基础设施用地,优先安排社会民生、扶贫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扶持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用地等,严禁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提供用地。

(四)推进三线划定和多规合一结合规划调整完善,统一部署,根据调整后的规划主要指标和用地布局,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对于我省列入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地区国土资源部门,应结合三线划定,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底盘,推进多规合一。积极探索完善有利于各类空间规划协调衔接的工作路径、编制规范和协作机制,着力解决各相关规划科学性不强、衔接不够、执行不力等关键性问题,为完善土地用途和国土空间管制制度打下基础。

三、方法步骤

(一)保护优先、统筹兼顾。按照耕地保护优先的要求,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根据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调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严格保护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等生态用地,合理安排生态退耕,保障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用地。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在保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严格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引导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上下结合、充分衔接。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各项规划指标和政策措施,制定《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在与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充分对接和协调的基础上,明确各地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规模,以及空间布局调整原则,提出相关实施保障措施,征求相关部门同意后,报省政府审定,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层面的工作要和省国土资源部门保持同步,土地规划调整完善方案要经当地政府同意后,报省政府审批各级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要整体考虑、实行联动,紧密衔接、保证效率。主动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保障国家和省发展战略、政策措施落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多方协调、划定三线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及时协商解决三线划定中的矛盾和问题。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协同进行,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落实。通过土地规划调整完善,统筹耕地保护、城乡发展和生态建设,与各类各业用地做好协调,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任务和空间布局,保证基本农田数量足、质量好、能保住。原则上,土地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之外,及交通沿线耕地应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不能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有关城市应按照《通知》要求,向上级说明原因,列出相关证明材料。省、市级国土资源和农业主管部门分级负责对市、县举证情况进行论证、审查。在规划调整完善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把永久基本农田落实到具体地块,明确保护责任,设立保护标志,编制保护图册,严格监督管理。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应以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为基础,与城市规划等相关规划充分协调,做好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建设用地适宜性、限制性评价,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避开蓄滞洪区、地质灾害高危险地区、矿产采空区等,充分利用线型基础设施和自然地物边界综合划定。对于郑州市,按国家要求,原则上以允许建设区边界作为城市开发边界,适当微调;其他市、县(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趋势从严确定。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以确保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为底线,通过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最核心的生态保护空间,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边界。规划调整完善,要在现有规划的禁止建设区基础上,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核心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列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等,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用地管控。

(四)上图入库、严把质量。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要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重点更新规划用途层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层。做好质量核查,严把数量和质量关口,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建设用地规模等符合要求,做到图、数和实地相一致,保持土地规划数据库的现势性。省厅将加强对市县乡级规划调整完善的质量核查和数据库审查,确保符合相关要求和技术标准。

(五)注重实效、加快推进。按照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的要求,明确调整完善的目标任务,着重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优化等工作,解决影响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的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要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确定后,由各地按照调整方案和有关要求,规范有序开展。坚持开门做规划,认真听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充分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使规划调整完善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协调利益、形成共识的过程,促进依法规划、民主规划、科学规划。各地要加快工作进度,早见成效。

四、组织保障

省政府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主管副省长任召集人,省国土厅、农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环保厅、交通厅、水利厅、林业厅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和组织协调。

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要在政府统一组织下,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搞好分工、落实任务、明确责任,确保人员和经费到位,保证规划调整完善工作顺利进行。

五、进度安排

20153旬,省政府召开视频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明确工作要求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各地对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及相关人员技术水平。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启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编制工作,并做好资料收集、指标论证等各项准备工作。

20153月底前,完成省本级、省辖市及省直管县(市)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编制工作。根据国家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研究定我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

20156月底前,将调整方案与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进行对接,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并修改完善后,报省政府审定。省政府审定后,全面开展市、县级土地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

20159月底前,基本形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第四季度进入规划审批阶段。

201512底前,全面完成我省各级土地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其中,报国务院的8个市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时间安排,相应完成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20166月底前,完成土地规划数据库更新工作。

 


  设为首页  |  联系方式  |  用户登录 

版权所有:bet365娱乐登陆